走在鼓浪屿,有一天我突然问自己,为什么鼓浪屿没有红砖大厝?仔细想来,还是有一幢,中华路上的大夫第四落大厝,据说是鼓浪屿最早的建筑之一,竣工于1820年。又一想,这不算反例。那时候外国人没来,房屋主人不知道天下还有其他的建筑。
向住在鼓浪屿上的朋友打听。她说,内厝澳附近还有一幢叫“九十九间”的房屋,是岛上原住民黄姓于清末建造的,抗战中被飞机炸毁了,是红砖大厝。我问,房主人是华侨吗?如果是岛上原住民,怕没有下过南洋呢。我还不懂这座已经不存在的“九十九间”能不能成为一个反例。
鼓浪屿的1000多座别墅,绝大部分属于南洋华侨和内渡台胞。南洋,指东南亚地区,包括现在的菲律宾、印尼、马来西亚、新加坡和越南等国,当时多为欧洲殖民地。台胞内渡是因为根据《马关条约》,台湾割给日本,不愿成为日本国民的台胞内渡回国,例如林尔嘉、林祖密等。1902年鼓浪屿划为公共租界,闽南各地富有的南洋归侨和台胞纷纷涌入,买地建房。
他们将建起什么样的房子呢?
前些年,我去东南亚旅游。马来西亚槟城的龙山堂丘公祠让我震惊,一座地道的闽南祠堂:红砖红瓦;燕尾脊;金碧辉煌的斗拱雀替;富丽堂皇的剪粘灰塑;彩绘门神;石雕二十四孝图……传说龙山堂不但是中国工匠设计的,连材料都是闽南运去的。漫步马六甲老区街头,房屋低矮,骑楼连绵,不时掠过一座座闽南风格的院落。著名的青云亭也是闽南工匠用闽南材料建造的,红砖红瓦,雕饰壮丽。香烟缭绕中,黑发黄肤的虔诚信徒在观音和妈祖神像前跪倒,默默祈祷。
建筑就像乡音,浪迹天涯的游子往往随身携带。西方人来到厦门,总是建起欧陆风格的洋楼。闽南人下南洋,一有可能,还是要起建红砖大厝。原乡建筑,承载着他们对家园和文化传统的深沉乡愁。
按理说,由于建筑材料易得,熟练工匠众多,他们将在鼓浪屿建造更多更雄伟的红砖大厝。在南洋,那曾经是他们魂牵梦萦、不惜代价的建筑梦想。
让人惊异的是,归侨们对闽南传统民居完全失去兴趣,转而怀念遥远侨居地的建筑样式,纷纷起建西式或南洋殖民地风格的别墅。黄家花园,亦足山庄,金瓜楼,黄荣远堂,海天堂构,八角楼,船屋,观彩楼,杨家园,八卦楼……一幢幢洋气扑鼻,异国风情。当时一个海关税务司官员观察说:“富有的中国人从马尼拉和台湾返回,随之建起了外国风格的楼房以作他们的住宅。”我们今天所见的成百上千座华侨建筑里,竟然没有一座传统的红砖大厝!
诚然,鼓浪屿南洋风格的建筑里,不少包含了闽南元素,专家们谓之中西合璧。事实上,主体造型都是西式的,闽南元素只是少数细节。鼓浪屿建筑的总体风貌就是金发碧眼。所以我觉得,中西合璧这个词会遮蔽问题。我们应该这样质疑:这么多闽南华侨,他们分别来自漳泉各县市,为什么不约而同地背弃了乡土建筑?
这是一种奇特的社会心理。我想,衣锦还乡的华侨,希望用一种新的空间语言来宣示自己的独特存在。这些异国情调的建筑,传达出这样一种自负:我与你们不一样,我不是没有见识的乡下人,我是走出国门熟稔中西文明的富商。在潜意识里,这个住南洋房屋、穿西装、吃面包、上教堂、开家庭音乐会的特殊群体,以高度西化的生活方式,同闽南传统文化划清界限。
鼓浪屿华侨群体的资金和商业才能,在某种程度上主导了上世纪20年代开始的厦门市政建设,使这座城市得以完成近代转型。这也意味着在鼓浪屿大行其道的“去闽南化”扩及厦门。今天中山路附近还保存着许多当年建设的老街,骑楼商铺,前店后宅,一派南洋情调。厦门成为闽南地区最不闽南的一个城市。
我想,当年那些归侨并非不爱闽南文化,而是他们认为,厦门应该“脱闽”,成为一个国际开放城市,融入世界。然而今天,厦门似乎越来越闽南化,以成为一个代表闽南文化的城市为理想。真是大异其趣。(萧春雷)